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
注册金英杰账号
1、十二经脉的命名依据:
手足、阴阳、脏腑。
2、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:
内踝上8寸以下——厥太少(厥阴在前、太阴在中、少阴在后)。
3、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:
手三阴从胸走手,手三阳从手走头,足三阳从头走足,足三阴从足走腹胸。
4、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:
相表里的阴经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;同名的阳经在头面部交接;相互衔接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。
5、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次序:
肺大胃脾心小肠,膀肾包焦胆肝乡。
6、一源三岐:
督脉、任脉、冲脉。
7、任脉:阴脉之海;督脉:阳脉之海;
冲脉:十二经之海、血海。阴维脉:调节一身阴经经气;
阳维脉:调节一身阳经经气。阴阳跷脉:调节肢体运动,司眼睑开合。
8、任脉络联系腹部;
督脉络联系背部;脾之大络联系侧胸。
9、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:
离、入、出、合。
10、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:
结、聚、散、络。
11、**一条既到达目内眦又到达目外眦的经脉:
小肠经。
12、十二经脉中入上齿:胃经;
入下齿:大肠经。
13、夹咽,连舌本,散舌下的是脾经。
14、夹咽,系目系的是心经。
15、循喉咙,夹舌本的是肾经。
16、与肺相关的经脉:
肺、大肠、心、肾、肝。
17、过阴器,连目系,上入颃颡的经脉:肝经。
18、与耳相关的经脉:三焦经、小肠经、胆经、膀胱经(三小胆膀)。
19、系耳后,出耳上角,入耳中,至目锐眦是手少阳三焦经。
20、起于目内眦,至耳上角,入络脑的是足太阳膀胱经。
21、毫针针刺角度:直刺90度,斜刺45度,平刺15度。
22、腧穴的分类:十四经穴(362穴)、奇穴、阿是穴。
23、毫针的基本行针手法:提插法、捻转法。
24、施灸的顺序:先上后下,先少后多,先阳后阴。脱肛:先灸长强以收肛,后灸百会以举陷。
25、针灸的治疗作用: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、扶正祛邪。
26、针灸的选穴原则:近部选穴、远部选穴、辨证选穴、对症选穴。
27、针灸的配穴方法:按部配穴:远近配穴、上下配穴、前后配穴、左右配穴;按经配穴:本经配穴、表里经配穴、同名经配穴。
28、所出为井,所溜为荥,所注为输,所行为经,所入为合。
29、井主心下满,荥主身热,输主体重节痛,经主喘咳寒热,合主逆气而泄。
30、阳井金,阴井木。
31、循行于前胸部的经脉从内向外排列顺序是:胸部(肾胃脾):2、4、6寸;腹部(肾胃脾):半、2、4寸。
32、八会穴:脏会:章门;腑会:中脘;气会:膻中;血会:膈俞;筋会:阳陵泉;骨会:大杼;脉会:太渊;髓会:悬钟(绝骨)。
33、下合穴:胃:足三里;大肠:上巨虚;小肠:下巨虚;胆:阳陵泉;膀胱:委中;三焦:委阳。
34、“菀陈则除之”指络脉瘀阻的病证可用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。
35、疏通经络是针灸*基本和*直接的治疗作用。
36、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*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。
37、经穴总数是362穴。
38、隔蒜灸多用于治疗瘰疬、肺痨及肿疡初起等病证。
39、隔附子饼灸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、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病证。
40、三棱针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、散刺法、刺络法、挑刺法四种。
41、皮肤针叩刺一般可分循经叩刺、穴位叩刺、局部叩刺三种。
42、张口取穴的耳前三穴的是:耳门、听宫、听会(分别属于三、小、胆)。
43、肩髃、肩髎、肩贞分别属于大肠经、三焦经、小肠经(大三小)。
44、孕妇禁针的腧穴:昆仑、至阴、合谷、肩井。
45、治疗奔豚气的腧穴:公孙、期门、涌泉。
46、治疗急性腰痛的腧穴:后溪、睛明、攒竹、养老、水沟。
47、与喉咙相关的经脉有:肺、胃、肾。
48、主一身之表的经脉是:阳维脉;主一身之里的经脉是:阴维脉。
49、上肢针麻用穴:极泉。
50、牙拔除术、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:合谷。
51、颈部手术针麻用穴:扶突。
51、上肢针麻常用穴:极泉。
52、耳前三穴:耳门、听宫、听会分别属于三焦经、小肠经、胆经(三小胆)。
53、保健灸常用穴:关元、气海、神阙。
54、胆道蛔虫症:迎香透四白。
55、止呕的要穴:内关。
56、祛痰的要穴:丰隆。
57、健脾利湿的要穴:阴陵泉。
58、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穴:四缝。
59、矫正胎位的要穴:至阴。
60、治疗痛经的要穴:次髎。
61、调节心率的要穴:内关。
62、培元固本的要穴:关元。
63、治疗所有虚损病证的要穴(尤其肺阴虚盗汗):膏肓。
64、治汗的要穴:复溜。
65、健胃的奇穴:中脘。
66、治便秘的要穴:支沟。
67、治疗风寒咳嗽的要穴:列缺。
68、退热的要穴:大椎。
69、治疗妇科病的要穴:三阴交。
70、补肾的要穴:太溪。
71、清肝胆之火的要穴:行间、侠溪。
72、治疗便秘的经穴:支沟。
73、治哮喘的经验穴:定喘。
74、四关穴:合谷、太冲。
75、治胆道蛔虫症:迎香透四白。
76、祛痰利咽的要穴:天突。
77、体现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的腧穴是:膈俞、血海。
78、退黄疸的要穴是:至阳。
79、截疟的要穴:陶道。
80、强壮保健要穴:足三里。
81、牙拔除术、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:合谷。
82、上肢针麻常用穴:极泉。
83、颈部手术针麻用穴:扶突。
84、头痛的处方主穴:百会、风池、阿是穴、合谷。
85、偏头痛的处方主穴:率谷、阿是穴、风池、外关、足临泣、太冲。
86、腰痛取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。处方主穴:大肠俞、阿是穴、委中。
87、痹证的治法为通络止痛。以局部穴位为主,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选穴。
88、坐骨神经痛的治法为通经止痛。循经取足太阳、足少阳经穴为主。
89、中经络疏通经络,醒脑调神。取督脉、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。
90、中脏腑闭证:平肝息风,醒脑开窍。取督脉、手厥阴和十二井穴为主。脱证:回阳固脱。以任脉经穴为主。
91、中经络处方主穴:水沟、内关、三阴交、极泉、尺泽、委中。
92、中脏腑闭证处方主穴:水沟、十二井、太冲、丰隆、劳宫。
93、中脏腑脱证处方主穴:关元、神阙。
94、眩晕的处方主穴:百会、风池、太冲、内关。
95、面瘫的处方主穴:攒竹、阳白、四白、颧髎、颊车、地仓、合谷、太冲。
96、不寐的治法:舒脑宁心,安神利眠。取督脉、手少阴、足太阴经穴及八脉交会穴为主。
97、不寐的处方主穴:百会、安眠、神门、三阴交、照海、申脉。
98、感冒的治法:祛风解表。取手太阴、手阳明经穴及督脉穴为主。
99、感冒的处方主穴:列缺、合谷、风池、大椎、太阳。
100、感冒的治疗操作:主穴以毫针泻法,风寒感冒可加灸法,风热感冒大椎可行刺络拔罐法;
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,尺泽、委中、少商、商阳可点刺出血。
此内容来源于公众号:岐黄之术考证圈,更多医考动态内容请关注金英杰陕西校区网站!
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|
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|
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、福利 不错过 |
金英杰医学教育 (jinyingjie.com)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-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(2017)9355-106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