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
注册金英杰账号
202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梳理:黄疸
金英杰医考小编精心整理,如下:
【概说】
一、概念:是指感受湿热疫毒,肝胆气机受阻,疏泄失常,致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、身黄、小便黄
为主要症状的病证。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。
二、历史沿革
1、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论述,始见于《内经》,该书首创黄疸之病名,提出了本病临床之主症。
2、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将黄疸区分为“黄疸”、“谷疸”、“女劳疸”、“酒疸”、“黑疸”五种。
3、隋代巢元方《诸病源侯论》中将黄疸分为二十八侯。首次提出“阴黄”这一型别。
4、元代罗天益《卫生宝鉴》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。指出阳黄用茵陈蒿汤;阴黄用
茵陈四逆汤。
5、明代张景岳《景岳全书﹒黄疸》不仅详论了阳黄、阴黄的病因证治,并提出“疸黄”这一病名。
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。
三、与现代医学疾病的关系:本病证与现代医学“黄疸”含义相同。可涉及西医学中的肝细胞性黄疸、
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。临床常见于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胆囊炎、胆石症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蚕
豆黄及导致胆管阻塞的肿瘤等疾病。
【病因病机】
1、病因:外感湿热疫毒、内伤饮食劳倦(过食酒热甘肥或饮食不洁;饮食饥饱、生冷或劳倦病后伤脾)、
病后续发
2、病理因素有湿邪、热邪、寒邪、疫毒、气滞、瘀血六种,但其中以湿为主。
★如何理解湿邪在黄疸发病过程中的意义?
黄疸的主要病理因素是湿邪,如外感湿热疫毒,属湿从外受,内伤饮食劳倦,或病后续发,属湿自内
生。湿邪壅阻中焦,外溢肌肤,下注膀胱,而发为目黄、肤黄、小便黄之病证。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
及个体素质的差异,湿从热化表现为阳黄,湿从寒化表现为阴黄。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,因此
《金匮要略》说:“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”。
3、病位重要在脾胃肝胆,亦可充斥三焦,内蒙心窍。
4、主要病机为湿邪(湿热为主)困遏脾胃,壅塞肝胆,疏泄失常,胆汁泛溢。
5、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。与致病因素及体制有关。
6、病理转化:阳黄、急黄、阴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。
7、预后转归:
阳黄――一般病程较短,热重于湿者,消退较容易;湿重于热者,消退较缓,有些可转为阴黄。
急黄为阳黄重证,湿热疫毒炽盛,传变迅速,波及营血,引动肝风,内蒙心窍,常危及生命;
阴黄――――病程缠绵,如湿浊淤阻肝胆脉络――黄疸可长久不退。
黄疸久病不愈,气滞血淤,肝脾受损――胁痛、徵积、鼓胀等疾病。
8、急黄:黄疸若为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,则病势较为暴急,具有传染性,表现为热毒炽盛,内及营
血的危急证候。
★试述急黄的症状、治法及常用方药。
急黄发病急骤,黄疸迅速加深,其色如金,皮肤瘙痒,高热口渴,胁痛腹满,神昏谵语,烦躁抽搐,
或见衄血、便血,或肌肤瘀斑,舌质红降,苔黄而燥,脉弦滑或数。治法为清热解毒、凉血开窍。
代表方为《千金》犀角散加减。常用药如犀角(或水牛角)、黄连、栀子、大黄、板兰根、生地、玄
参、丹皮、茵陈、土茯苓等。如神昏谵语,加服安宫牛黄丸;动风抽搐加服羚羊粉或紫雪丹。
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|
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|
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、福利 不错过 |
金英杰医学教育 (jinyingjie.com)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-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(2017)9355-1061号